中国蚂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蚂蟥百科

蚂蟥百科

地势险要、蚂蟥滋生他们日复一日守护巡边路

中国蚂蟥网2023-07-07蚂蟥百科蚂蟥瓣
体内有蚂蟥,蚂蟥瓣,蚂蟥虫,日喀则樟木镇的立新山从5月就进入了雨季,直到10月,仍阴雨绵绵。立新边境派出所就设在半山腰上,满山的蚂蟥、毒蛇、毒虫潜伏在戍边民警巡逻路的各种角落。日复一日的巡边路也是“吃人”巡边路。

地势险要、蚂蟥滋生他们日复一日守护巡边路

  日喀则樟木镇的立新山从5月就进入了雨季,直到10月,仍阴雨绵绵。立新边境派出所就设在半山腰上,满山的蚂蟥、毒蛇、毒虫潜伏在戍边民警巡逻路的各种角落。日复一日的巡边路也是“吃人”巡边路。

  在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中,樟木镇受灾严重。此后,当地群众全部被转移到公里外的日喀则市安置点,樟木镇当地群众在转移前主动将家中的钥匙交给立新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保管。

  如今地震已经过去七年,立新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为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防止境外输入,依旧坚守在这个“孤镇”的“孤山”中进行边境巡逻。

  国庆节当天,立新边境派出所所长丹多一大早就集结了巡逻队伍,穿戴防护装备的一行人踏上了巡逻路。

  此次巡逻终点是仁颠牧场。虽然这条巡逻路戍边民警们已经走过无数次,但是雨季比较常见的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刻提醒他们,每走一步路,都要提高警惕,沿线山体情况。

  “我们带了镰刀、锹,以防深山密林中毒物出没。万一发生塌方、泥石流,我们还能用镰刀和锹另外开辟一条路呢。”戍边十余年对边境一线已经十分熟悉的丹多自豪地说,“巡逻的路都是我们流血流汗蹚出来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队伍在1号休息点稍作休息。此刻,戍边民警们腿上、胳膊上爬满了蚂蟥。

  “蚂蟥太多,简直无孔不入。”丹多无奈地表示,蚂蟥“刁钻”,轻易不叫人发现,吸血前不过小细针般大小,饱饮后却有小拇指那么大,除掉蚂蟥后,伤口还要流一阵子血,发痒发疼,像被割了一刀。

  他指着民警杨兵腿上的伤疤说:“你看,这些都是蚂蝗咬的,刚开始看到蚂蟥会感觉头皮发麻,但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丹多笑着说,“各种灭虫药对蚂蟥不管用,我们现在有了新的‘灵丹妙药’-蚂蟥螺蛳盐,蚂蟥吸附的地方,盐一抹,就哗啦啦掉地上了。在立新雨水最足的几个月里,但凡钻过林子的,身上都备着几包盐。一趟巡山路一个人刚好三包盐。”

  “有一次巡逻回去,总感觉全身辣地疼,让队友仔仔细细看了一下,才发现腿的一侧还吸附着四五条蚂蟥,”民警刘三和说,“我们巡逻结束还会互相帮忙摘身上的蚂蟥。有时还要比一比谁得更多呢”

  “除了蚂蟥,跟蛇打交道也不少。”在民警们日常的巡逻过程中,经常能遇到一些蛇,吐着血红的毒芯。一边走,一边用木棍敲打着前面的草丛,这是民警们自创的驱蛇方式-蚂蟥虫“打草惊蛇”。

  “有次,一条毒蛇就掉在我们民警肩上。”丹多提起来至今心有余悸,“幸亏当时肩膀一弯,它就跑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说,像有些民警,在巡逻过程中遇到的蛇多了,甚至还能分辨出品种,派出所民警都快成了毒物专家了。

  稍作休息后,巡逻队伍继续前行。在经过5公里左右的悬崖峭壁时,民警刘三和脚底一滑,不慎摔倒,半边身子垂在深不见底的悬崖上空。在众人合力之下,刘三和有惊无险地被拽了上来,他的胳膊已血肉模糊,裤子也被峭壁上的尖石磨烂。

  巡逻还在继续,漫漫巡山路,戍边民警走累了就唱歌,“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本文为蚂蟥网号作者或机构在体内有蚂蟥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蚂蟥虫新闻的观点或立场,蚂蟥虫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蚂蟥素号请用电脑访问。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