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蚂蝗多、语言不通这名北方青年为何扎根海南?
天气热、蚂蝗多、语言不通这名北方青年为何扎根海南?
“我叫刘磊,陕西西安人,今年37岁,。2007年7月,我从东北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就直接加入了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的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现在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工作。”
这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局长刘磊7月7日下午在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冷冻蚂蟥会上的自我介绍。
是什么力量让刘磊这样一名生长在北方城市的青年投身到祖国最南边的热带雨林工作的?他工作中克服过哪些困难和问题?对此,刘磊向凤冈蚂蟥沟新闻表示,他去海南工作主要有两个动力。一是他学的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因此就业时更倾向于去保护地工作;二是当初了解到鹦哥岭的相关保护工作还是一张白纸。
“我2007年7月毕业,当年6月收到有关鹦哥岭的分析资料,其中显示,那里没有办公用房、没有住宿用房、没有车,但他们需要一支专业团队,需要专业人才,需要培养本地护林员。当时我觉得自己去那里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有发展空间,就从哈尔滨去了海南。”刘磊回忆。
谈及去海南工作后遇到的问题,刘磊表示,海南的饮食比较清淡,天气比较炎热,这是他首先要克服的。
“我刚去的几个月,毛孔仿佛没有打开,憋得自己非常难受,每天晕乎乎的。还有就是蚂蝗很多,这是我以前在陕西和东北时没有见过的。特别是在牛坡上,脚伸进去,整个脚面都是蚂蝗,非常可怕。有一次我不想被它们叮,就找了一些盐撒在自己的伤口上。”刘磊说。
语言不通也是刘磊要克服的问题。他介绍,鹦哥岭地处海南中部山区,周边都是黎、苗同胞聚集区,黎话、苗话、海南话等多种语言交织。
“我刚去时,带着身边的一个同事,当地人一边讲,他一边给我翻译;后来脆让当地居民用普通话跟我交流。”刘磊说,最难的是,鹦哥岭成立得比较晚,当地百姓之前有打猎、采药等一些传统生活方式,管理站管理严格后,当地百姓难以接受,不理解、不支持管理站得工作。
不过,经过长期的工作、沟通、交流、宣传,这些难题目前都基本解决了。如今,很多当地百姓成了护林员,鹦哥岭也已晋升为保护区,并成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刘磊本人则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海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谈及新时代青少年该如何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时,刘磊表示,要根据自己的内心做选择,并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确定方向。发展方向确定了,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单位实际、行业实际,再确立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相关文章
- 如何用水蛭煲汤干蚂蟥多少钱一斤
- 太可怕!蚂蟥在男孩鼻腔内吸血半个月为何一点感觉都没有?
- 右江区龙和派出所斩断“蚂蟥钉”背后黑手
- 心疼! 军嫂为给丈夫惊喜独自翻越蚂蟥山浑身遭受蚂蟥入侵
- 深秋蚂蟥来袭石斑鱼小心莫被吸尽最后一滴血辜负这良好行情
- 东阿一男子电蚂蝗时被当场抓获 已非法获利10余元
- 水蛭成致富“软黄金”
- 市场快讯水蛭正值春季产新高峰期
- 粤西多地出现蚂蟥石斑鱼受寄生虫侵袭该如何解决?
- 给河水里的蚂蝗叮了该怎么办
- 把粉丝当提款机这样的爱豆才是人形蚂蟥吧
- 今日厦门 吓尿!同安一女子气管里长出8厘米水蛭原因竟是
- 野外防蚂蟥指南黄色的蚂蟥
-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你脖子上流血啦有个大蚂蟥在吸血!”
- “二阳”容易引起中风复发?「极·天然水蛭素」助力疏通血管增强免疫力
- 蚂蟥摇身变“网红”蚂蟥海水视频
- 可惜我只是一条水蛭蚂蟥沟之旅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多普泰新增专利授权:“一种吸血水蛭多层孵化装置”
- 蚂蟥解释-蚂蟥拼音-蚂蟥的作用蚂蟥造句-查字典
- 蛭惠家携手水蛭大王让你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