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蚂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蚂蟥知识

蚂蟥知识

金融 “活水” 成就 “蚂蟥达人”

中国蚂蟥网2023-07-07蚂蟥知识女人吃了蚂蟥
蚂蟥王子,女人吃了蚂蟥,误食蚂蟥怎么办,水蛭,俗称蚂蟥。过去,这是一种让人发毛的小东西。而今,在80后的青年李先春那儿,它成了致富的好帮手。,李先春的蚂蟥养殖场,就在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光村的一座小山脚下。两年来,

金融 “活水” 成就 “蚂蟥达人”

  水蛭,俗称蚂蟥。过去,这是一种让人发毛的小东西。而今,在80后的青年李先春那儿,它成了致富的好帮手。

  李先春的蚂蟥养殖场,就在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光村的一座小山脚下。两年来,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养殖场中,原本让人害怕的吸血蚂蟥,在他的手中变成了“吸金”的宝贝。还带动了村民致富,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蚂蟥大王”。

  回想起来,创业的路并不轻松,经历无数酸甜苦辣,李先春没有喊过一声苦。幸而,一位“贵人”-终结蚂蟥黄屋屯信用社主动伸出援手,3万元、5万元……持续不断的贷款帮扶,让他的蚂蟥“活”起来了。

  80后的李先春,在外打工几年后,迫于生活压力的他,渴望通过创业实现致富梦想。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多方了解创业信息后,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件“奇事”。“听说朋友养蚂蟥发了财,我就好奇地去他的养殖场里参观学习了一段时间,就是这样我和蚂蟥结了缘。”李先春笑着说。

  在这段时间里,朋友将养殖知识倾囊相授,李先春梦到蚂蟥附身学习,了解到蚂蟥其实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经过加工后入药,具有活血、清淤、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由于蚂蟥的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人工养殖成活率不高,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眼前的这个商机,让李先春的眼睛亮了起来。

  笃定主意后,他于2015年回到了屯光村,开始在水田里试养梦到蚂蟥附身批蚂蟥。最开始时,他采用的是仿生态的饲养方法,即将水田围栏,让蚂蟥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但没想到的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蚂蟥的成活率较低。

  再次“取经”后,他计划将田养模式转变为温室养殖模式,但建设大棚的资金,又让他犯了难。在这节骨眼上,黄屋屯信用社的信贷员主动上门服务,在了解他的困难后,表示可以通过农户贷款进行帮扶。信贷员的到来,为李先春的创业路打了一针“强心剂”,很快,建设大棚的3万元贷款放下来了。“真是太幸运了,信用社的帮助就像及时雨,让我打通了创业路上的大难题。”谈到这次帮助,李先春满怀感激。

  大棚建起来后,李先春全心投入生产中,饲养的蚂蟥成活率和品质也直线提高,引来了不少客商前来收购。

  今年年初,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李先春主动联系到了黄屋屯信用社副主任阙子朋,希望能增加贷款额度,扩大规模。看到他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又属于特色养殖业,能够起到带动村民致富作用,阙子朋和信用社的同事经过评估后,为他新增了5万元农户贷款。

  现在,李先春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2个大棚,100多个养殖水箱,每个水箱饲养着几千条蚂蟥,这些“吸金”的蚂蟥,为他每年带来约40万元左右的收入。

  “药厂收购的成品蚂蟥,价格在200元/公斤左右,最贵的蚂蟥苗种,价格在元-元之间,今年8月份我就出了一批成品蚂蟥,有2000多公斤,净赚了十多万元。”李先春说。

  周边的村民,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地对他赞叹起来,并从他那里购入苗种,投入到蚂蟥养殖中。现在,已经有4、5户周边村民加入进来,还有人从玉林市、久隆镇等地方赶来向他取经,学习养殖经验。

  “看到我们支持的农户发展得这么好,说明我们的资金真正用到了点子上,农户的脱贫帮扶,我们还会一直做下去。”阙子朋欣慰地说。

  截至目前,黄屋屯信用社的贷款余额约为2.6亿元,比年初增长0万元,其中涉农贷款约1.8亿元,共发放农户贷款8户,金额1.5亿多元。在贷款帮扶增长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存款数的较快增长,目前该社的存款余额为3.3亿元,较年初增长0万元,支农实力不断增强。

很赞哦!